老图书馆
新图书馆
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在2002年4月由创始于1911年的四川省机电工程学校与创始于1956年的川北教育学院图书馆合并,于2007年8月于遂宁市河东新区学府北路1号建成新馆并正式开馆。馆舍建筑总面积2.3万余平米,馆藏包括文、理、工、管、史、法、哲、农、医等综合学科的中、外文图书近100万册,每年订阅中、外文期刊近600种。
图书馆建有13个大通透式,融“藏、借、阅”一体的开放式阅览区;另设期刊、教师特色资源阅览区、电子阅览区和自助学习区;设有2200余个阅览座位;建有1个特藏文献资源库,藏书近2万册,其中古籍善本及线装书4000余册。
图书馆岗位职数26个,现有工作人员33人,其中专业技术正高职称1人、副高职称8人、中级职称10人,设立综合服务部、文献资源部、信息技术部、档案馆4个管理服务部门。图书馆秉承“覆载万物,周兼乃宽”的馆训,坚持“以人为本,利用创新”的办馆理念,全面推行“藏、借、阅、咨、访”一体化的管理模式,实现了“人在书中,书在手边”。
图书馆为了使资源充分得到运用,每天开馆时间为8:20—21:30,周开馆时间92小时以上,加入了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(简称CALIS)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(简称CASHL),实现了远程文献资源的传递。图书馆自1999年开始使用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,迄今有高性能服务器5台、储存空间40TB、个人计算机272台、防火墙2台、网络交换机26台,实现了主干网络700M的全馆网络覆盖。2007年开始通过购买和自建的方式,建有CNKI、超星电子图书、万方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,以及中国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、图书随书光盘数据库、软件学习数据库等,2021年建成并开通移动图书馆,电子资源、远程访问全天候24小时开放。
近年来,图书馆全面加强硬件和内涵建设,逐步推进数字化新型图书馆建设工作,努力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,扎实开展既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又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工作。通过馆院、馆际、馆校、馆政、馆企、馆社等深度合作方式,适时举办主题鲜明的各种活动,在科学研究、学科服务、文化传承和阅读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。
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规划在2025年前,按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目标,基本建成知识共享性、服务高效性和使用便利性的智慧化图书馆。